三、“黃龍山•曼生十八式”的特色
陳曼生等人以自身的文化藝術素養和審美能(néng)力,取法古器文玩、實用器物、生物形态、幾何形體、自然現象等等,撰寫了《陶冶性靈》一書,其中繪制了茗壺二十種(zhǒng)。可見,“曼生壺”是先有設計圖稿, 然後(hòu)借制壺良工之手制作出來,再由文人制銘镌刻而成(chéng)的,此舉開(kāi)創了文人直接參與紫砂壺設計創作的先河。據統計,《陶冶性靈》、《前塵夢影錄》及《陽羨砂壺圖考》等資料中的曼生壺造型共有三十八式之多。那麼(me),該怎樣(yàng)來理解“曼生十八式”呢?
國(guó)人愛用“十八”這(zhè)個數字,是因爲它代表“多”,象征完善、成(chéng)熟或極緻。例如:佛教中菩薩端坐的蓮花是“十八瓣”,佛祖釋迦牟尼兩(liǎng)旁有“十八羅漢”,武器庫中有“十八般兵器”,繪畫技法有“十八描”,詩歌中有“胡笳十八拍”,武術招式中有“就地十八滾”、“沾衣十八跌”,貶義用法有“十八輩祖宗”、“十八層地獄”等。壺友們往往根據自己的喜愛和特定的要求來精選出十八款作爲曼生十八式。
多年前,“黃龍源企業”出品了“黃龍山·曼生十八式”套壺。本作品在傳承和發(fā)揚“曼生文化”的同時,遵循“宜興紫砂”的概念,再注入“黃龍源”品牌泥料的多樣(yàng)性、純正性和稀缺性而開(kāi)發(fā)出來的,它采用了九種(zhǒng)泥料(底槽青、特紫、高青、本段、青段、鐵砂、清調砂、紅清調砂、朱砂)制作而成(chéng),集紫砂材質标本、制作工藝和陶刻文化于一體,兼具了紫砂材質和工藝的雙重純正和雙重稀缺,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紫砂泥料标準器”。其意義在于:將(jiāng)已知的某些“純正”和“原礦”的紫砂泥料在特定溫度下呈現的色彩、質感等特點作爲标準擺出來,通過(guò)“比對(duì)”就能(néng)達到“辨僞”的目的了。
欣賞:“黃龍山•曼生十八式”的全貌。
“黃龍山•曼生十八式”的銘文釋解和壺型來曆,詳述如下:
聯系地址:宜興市人民南路93号 電話:0510—80199666 版權所有:2016 宜興市宜興商維紫砂文化有限公司